基督徒如何正確看待疾病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天主教周村教區 發表于:2021-11-11 09:15:11 瀏覽:16次
對待疾病治療與祈禱并行
面對疾病人們常常表現出不同的態度, 有人說:“小病靠祈禱,大病靠神跡,一切都要信靠天主”;也有人說:“大小病,都應該去醫院,相信科學”。前者說:“不要以為醫學萬能可以征服一切疾病。而事實并非如此,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2005年全球總死亡人數為5800萬,其中近3500萬人死于慢性病。目前,慢性病已經成為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成人的最主要死因。而醫學卻沒有根治的方法!焙笳哒f:“靠祈禱,靠神跡,還要醫院做什么?醫生早該失業了,況且為什么教會要建那么多醫院呢?”
面對疾病,究竟是通過醫生,還是祈禱醫治呢?在圣經中,我們看到天主的醫治渠道,并不是只有祈禱一條,圣經中有許多祈禱之外的醫治事例,如:納阿曼的。邢5:8-14), 希則克雅王的。邢20:7),以色列百姓的。☉21:8-9), 厄弗所人的。ㄗ19:12)等等,都是祈禱之外得醫治的,非常奇妙,表明天主的醫治方法是多樣化的。并且主耶穌也贊同人病了應當求醫看病,他說:“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保ì9:12)雖然主耶穌自己曾用神跡醫好了許多病人,但他并不反對人當醫生,也不反對人求醫看病,而是要求所有病人要就醫治療,因為醫生被譽為“生命的守護者”;護士被譽為“白衣天使”,藥物是為病人服務的。所以基督徒有病應該去醫院就診,吃藥、打針也是必需的。冷了要穿,餓了要吃,渴了要喝水,同樣人病了要吃藥打針,減輕病痛,如保祿讓弟茂德用“藥酒”,也證明在有胃病時就應該用藥(弟前5:23)。而且,從保祿書信中的介紹來看,陪伴保祿傳教的路加本人就是醫生(哥4:14),從路加所寫的《路加福音》中,我們常會讀到一些醫學的專有名詞。作為保祿的私人醫生和友伴,在福傳的途徑中,路加必然用醫藥照料過各地的基督徒。
所以有醫療條件的基督徒都不可放棄治療,帶著信心去醫治,相信天主會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治愈,同時也要堅持祈禱,治療與祈禱并行期待疾病的痊愈。沒有醫療條件的基督徒或人無法治愈的頑癥,可以適當用藥,滿懷信心地祈禱,也可以禁食祈禱,求天主醫治,因為在人無能為力時,天主就開始彰顯他的大能。然而,也很有可能,我們身體的疾病現在不會完全被醫治。但即使如此,我們仍然相信:在將來天主必然會完全地醫治我們,有一天我們必然會經歷到完全健康的身體,不再有悲哀疼痛、不再有疾病死亡。因此我們可以說:天主他的確是醫治了我們的一切疾病,因為這一切都是天主在耶穌基督里已經應許,且將要完全成就的事。
天主自會有最好的照顧
耶穌來到伯多祿家里,為伯多祿的岳母治好病后,《瑪竇福音》強調說:“他承受我們的脆弱,擔荷了我們的疾病!保ì8:17)也就是說,因為耶穌已經為我們受鞭打,所以我們的疾病能得到天主的醫治;因為耶穌已經為我們犧牲了他自己,且是死在最羞辱的十字架上,所以我們的生命能脫離罪的轄制、能與天主和好。但我們常常忽略耶穌在受鞭打中付出極大的代價,來醫治我們的疾病。疾病的代價是“受苦”,我們原本應該為自己的疾病而承受痛苦,然而耶穌卻愿意替我們承擔我們原本要付出的受苦代價,為的是要使我們的疾病得到醫治。因為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因為他的犧牲,我們得到永生。
因此在耶穌的受苦中,我們可以找到安慰與力量,使我們能去面對現在的疾病與苦難。讓我們定睛在十字架主耶穌的身上,就不會僅僅擔憂著自己的疾病。而是在疾病中,更多地思念主耶穌的受難、紀念主的恩典與慈愛、牢記主的應許與盼望。在疾苦中像纖弱多病的圣女小德蘭一樣在靈心小路上走出一條完全信賴天主的路途。
明白經驗了生病苦楚的人,才更能更好地去安慰那些正在疾病中受苦的人。健康的人是很難去安慰那些生病的人。耶穌之所以能夠安慰我們,是因為耶穌的肉身也曾經歷過極大的痛苦,所以他知道我們在疾病中的痛苦,也知道該如何安慰我們。因為很多人都是在遇到疾病或困難時,才進到教會,才決定要信耶穌。也有很多的基督徒是在遇到疾病或困難時,才開始認真地讀經、祈禱,才開始積極地參與信仰生活及教會的各種愛心服務。因此從信仰或靈修的角度來說,疾病對我們的生命是有好處的。
總之,不論健康或生病,我們都是屬于基督的人,我們都為基督而活;酵讲皇腔钤陧樉持械奶熘髯用,而是活在應許中的天主子民;酵讲坏珜ΜF在有盼望,更是要對將來有盼望。主耶穌基督沒有應許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苦難與疾;但他應許我們在苦難與疾病中會有平安,并且應許我們在將來,不再有苦難與疾病。正是這個應許,我們可以更有力量去面對現在的苦難與疾病,因為,我們堅信天主對我們自會有最好的照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