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7日 星期二 在線留言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 |
首頁教會公告教會動態信仰見證彌撒讀經圣經影視圖片文獻圖書禮儀思高圣經每日禮贊 |
![]() |
![]()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圣經 >> 圣經學習 >> 約伯傳概論十三)舊約與約伯的關系(十四)約伯傳與古東方文學的關系 |
約伯傳概論十三)舊約與約伯的關系(十四)約伯傳與古東方文學的關系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天主教周村教區 發表于:2021-12-06 10:36:07 瀏覽:4次
(十三)舊約與約伯傳的關系 雖然作者故意利用文學上的技巧,將本書的主角及他生活的社會背景,和與他往來的人物說成是非屬以色列民族的其他人民,甚至可能明言是厄東或阿拉伯民族的生活背景,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它是百分之百的以色列民族背景,因此約伯傳是一本以色列人的產品。而本書的主題——義人受苦,惡人享!苍诓簧倨渌洉梢砸姷,尤其更見于先知們所描寫的社會背景中。其次也有不少的圣經書籍討論過善惡的報應問題。不過在這之前,他們傳統的觀念,向來將罪惡善功與懲罰和賞報,說成是具有因果關系的東西。在充軍之前以民所特別注意的強調的,是團體、民族和國家,是有福同享,有苦同受的守望相助的精神。但是到了充軍之后,這種思想大有改觀,更為注意及強調的,是個人的責任問題,是自作自受,各負已責的時代,與團體和民族再也不發生任何直接的關系。不但如此,約伯傳的作者簡直是在有意直接反抗以民傳統的信念的條件下,寫作了這本優美動人的好書,旨在證明,一位無辜善良的好人依然可以受苦。 依撒意亞先知書的第二部份,給我們宣告了“上主的仆人”的苦難,也為了團體的過犯,而甘心受苦受難,以獲得團體罪過的赦免。他本人卻向來沒有任何過犯,上主的義怒卻完全在他的身上發泄了出來(依四二1-4、四九1-6、五〇4、5、五二13-五三12)。我們不妨將約二二12-14與依四〇26、27;約一四2與依四〇6-8;約三〇21與依六三10互作比較,更能看出二者之間的關系來。不過所不同者,是約伯不知道自己是為了什么原故而受苦,即使是有原因,也是個高深莫測,使人茫然的理由,并且他的苦難亦沒有“上主的仆人”苦難的那種明顯贖罪的價值。原因是約伯傳作者的目的主要是在指明,一位無辜的人仍然可以受苦,間接在說明,以民過去的傳統觀念是錯誤的。耶肋米亞先知更近一步說,惡人不但不受罰,而且是沾沾自喜,意氣風發,在飽享著現世的一切榮華富貴(一二1-3)。這在由另一方面說明,以民所確信不移的,惡人要在現世受懲罰的觀念,也是錯誤的,因為它與事實完全不合。這與約伯傳的說法,甚至在用詞上也非常相似(約二一7、8)。另一個與約伯的說法互相吻合的地方,是當耶肋米亞先知在極度的困苦中,開始咒罵自己在母胎受孕的日子,同約伯傳的說法如出一轍,先后輝映(耶二〇14-18、約三3-10)。甚至有些學者基于二者之間的密切關系,竟認為是約伯傳的作者采取了耶肋米亞先知的話,加以擴充的結果(約六15及耶一五18;約一九19及耶四九19;約一九24及耶一七1)。與耶肋米亞同時代的哈巴谷先知,也曾激烈地抗議了惡人享福的不公事實(哈一13)。非常明顯地,我們的作者對上述這些著作,是非常熟悉的,因此也就毫無疑問地,他從這些已有的圣經著作中吸取了他所需要的靈感和資料。 圣詠集中也有不少的地方,不但對善人受苦,惡人享福的現象感到百思不解,且清楚的表現出對這奇特事實的抗議和反感(詠七三篇);并且強調即使是惡人享福,也只是暫時的,猶如云煙,轉眼即失,這也是約伯的朋友們的主張(約二一27、28)。最后在約伯傳與箴言之間也有許多觀念是非常相似的(約一八5、6及箴一三9、二四20;約五17及箴三11、12;約一五7及箴八25)。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確定,約伯傳的作者雖然將自己的著作以嶄新的面貌顯示出來,看來好似是完全別出心裁的新穎著作,其實他在圣經中已可以發現許多類似的觀念和由來已久的傳統資料。作者的功績是將這些資料和觀念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以優美絕倫的詩歌在他不朽的著作中表達了出來。 在美索不達米亞出土的文件中,有古代叔默而爾及阿加得文的遺作,這些著作中可能與約伯傳發生關系的文件有:“苦難人與朋友的交談”,另一本是以“我要贊頌智慧的上主”為標題的書。上述兩種文件固然與我們的約伯傳有些許的相似之處,但是學者們卻找不出它們之間任何的因果關系。在埃及出土的文物中有:“厭世者與自己靈魂的辯論”,“某農民的怨言”,“乃非爾勒胡的神論”,“依普威爾的勸諭”。這些作品于約伯傳的相似之處,是它們的外表形式都是以交談的方式成書。但是除了這個外在無關緊要的相似之外,便別無任何關連,更不可能有任何因果關系可言,事實上約伯傳精美的結構,講話的威力及對問題(痛苦)的看法和解答,都遠遠勝過其他任何古東方的著作。同樣在辣市沙木辣出土的一些客納罕文件,亦不能望約伯傳的項背,根本就不能相比。因此我們不得不同許多學者說,約伯傳不論在圣經內或在圣經外的文學著作中,都是獨一無二,美妙崇高的,它根本就是個完全獨出心裁的著作,是不可能導源于其他任何著作的。
相關文章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教會動態 |
在線留言 |
新浪微博 |
天主教論壇 |
聯系我們 天主教周村教區 地址:山東省淄博市杏園東路10號 電話:18816121560 E-mail:yesushanmu@163.com QQ群:158016813 CopyRight © www.mpp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